在地球化学界,几乎无人不知“阿尔弗雷德·特雷布斯”奖。这一国际有机地球化学最高奖,从设立那一天开始,就吸引了国际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7月12日,在第33届国际地球化学大会(即“戈尔德施密特会议”)上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阿尔弗雷德·特雷布斯”奖的获奖者,这一次的获奖者来自中国,他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
作为我国地球生物学领域的引领者,他长期致力于探索地质微生物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从地质脂类技术方法创新到理论认识突破再到新学科拓展的系统创新链。由于他在地质脂类分子及其同位素领域取得的卓越贡献,他成为了“阿尔弗雷德·特雷布斯奖”奖设立45年来首次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相关资料图)
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主席Sumit Chakraborty教授向谢树成院士颁发奖章
解读亿万年前地球的秘密
地球的奥秘,我们究竟知道多少?
在地球45.5亿年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例如全球性的生物大灭绝、区域性的干旱或大洪水等灾害事件……至今人们仍对一些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具体的机制有着极大的困惑。
为了揭开亿万年前地球的秘密,谢树成和研究团队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从古代微生物身上找出地球的新坐标。
在谢树成看来,微生物在地球上是十分独特的存在。它们生存在地下1.5—3公里,是唯一见证了地球35亿年历史的生物,占地球生命历史的5/6。“因为微生物大多是单细胞生物。一个地区的气候发生微小变化时,微生物就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用微生物来反映气候环境是有一些优势的。”谢树成说。
近年来,通过对不同地区最近1万多年以来的地质微生物记录进行研究,谢树成和研究团队发现:微生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过去的温度和干湿状况。比如,在末次冰期温度比较低的一些时期,长江中游很湿润,而华北、华南则会干旱,甚至会出现极端干旱事件。通过进一步科研探索,他们发现,长江中游地区干湿古气候的变化与本地区的古文化变迁存在密切的关系,说明了远古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了气候变化的极大影响。
除此之外,利用微生物研究,谢树成还领导研究团队为二叠纪-三叠纪的的生物大灭绝过程提供了一些答案。“以前一些科学家认为生物是一下子突然灭绝的(一幕),但是我们发现是两幕,而且这两幕间隔的时间还比较长。这种从一幕到两幕的变化,意味着生物灭绝的原因可能也不一样。”谢树成说。
在此之前,一些学者猜测灭绝原因可能与外星体撞击有关。根据地质微生物的分布情况,谢树成团队进一步提出导致两幕式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是地球内部的因素(比如火山爆发)。相关成果成功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引起古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
谢树成在火山集块岩处
走进科学研究的“无人区”
在“无人”的科研领域,踏出一条新路。毫无疑问,谢树成是勇敢的,亦是坚定的。
1985年,谢树成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析化学专业。入校后,学校要从1300个新生中挑选30名学生成立一个地球科学实验班,经过面试、笔试后,谢树成成功入选。就这样,他正式从化学专业转到地球科学实验班,开启地质学的学习和研究。
在那个年代,地质学处于低迷期。包括地质学中的古生物学科。在这种情况下,谢树成并没有退缩。“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后悔。”谢树成立志要在这一方向上开拓一条全新的科研道路。在此之后,在殷鸿福院士指导下,他聚焦生物成矿作用研究,开始了古生物学新领域的科研探索。
大学时期的谢树成(右)
想要从事科研工作,研究平台必不可少。早在研究生阶段,谢树成就创建了学校古生物学科第一个实验室——生物成矿实验室。之后,他进一步把实验室扩展成分子地球生物学实验室,实现了从形貌学到分子水平研究的飞跃 。通过多年来的科研探索,他发现地质微生物能够很好地记录气候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他和殷鸿福院士由此提出了以发展地质微生物为主题的新学科——地球生物学。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学科,2011年,他领衔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地球生物学专著,在3年内就全部售罄。2023年他作为主编倾注8年心血,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地球生物学》中文教材,为地球生物学科的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
除此之外,为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后继有人,谢树成投入大量的心血在学生的培养上。他鼓励学生做“从0到1”的工作。他告诉他们,虽然有时候通过科研探索,我们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但因为我们做的东西不一样,你的想法和思路都不一样,肯定会有新的东西出来。
带领学生野外探索
几十年来,谢树成一直在为了地球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倾心尽力。回顾过往的科研征途,其中有苦有累,更承载着满满的收获。“地质工作很艰苦,但当你产生浓厚兴趣时,再苦再有风险也值得。”谢树成说。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