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效应叫巴甫洛夫定律,又叫条件反射定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巴甫洛夫(Ivan·P· Pavlov,1849年~1936年)俄罗斯和苏联生理学家,正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
3、巴甫洛夫通过一系列在狗身上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无条件反应的概念。
4、比如将食物放进狗嘴里时出现的唾液反应,是一种大脑反应;是存在于脊柱或者下脑中枢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之间的一种直接连接。
5、对比而言,条件反射,比如听到铃声或者其它在以前都是中性刺激的声音时出现唾液现象,是由条件形成过程中在大脑皮层里建立起来的新反射通道的结果。
6、扩展资料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分类条件反射是中性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次结合以后,中性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的过程。
7、条件刺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如声、光、电、味等刺激;另一类是抽象的刺激,称为第二信号(虚拟信号),如语言,文字,符号。
8、根据条件刺激的不同,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条件反射。
9、第一信号条件反射以具体信号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10、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信号都是具体信号。
11、巴甫洛夫认为第一信号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共有的。
12、例如“望梅止渴”,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再次看到梅子,不吃梅子也会流口水。
13、人吃到梅子流口水是非条件反射。
14、看到梅子不吃梅子流口水,是条件反射。
15、这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过口水的基础上完成的。
16、2、第二信号条件反射以虚拟信号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17、语言,文字,符号等都是虚拟信号。
18、巴甫洛夫认为,第二信号条件反射是人所特有。
19、例如“谈梅生津”,指人没吃到,也没看到具体的梅子,只是听到梅子,就流口水,这是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反射。
20、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也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即这个人曾经吃过梅子,流过口水。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了会喜欢。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