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9日讯5月4日下午,2023年“齐鲁最美青年”发布,10位青年获得“齐鲁最美青年”称号。“荣誉越高责任越大,在为烈士寻亲的道路上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是临沂投递员王德建获得“齐鲁最美青年”时发出的心声。作为一名乡村投递员,王德建在7年时间里通过信件无偿帮助25位英烈“找寻”到亲人,把英雄的信息带回故里。7年时间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不平凡的坚持与守望。
一封退回又发来的信
王德建,现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蒙阴县分公司坦埠支局投递员。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德建始终以真诚的服务和饱满的热情,做好邮政普遍服务工作。说起帮英烈寻亲,还要追溯到2015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5年,在收拾一堆广告信件时,王德建看到了一封收件人为“公建厚”烈士的信,他觉得有点特别,“居然是写给烈士的。”当时,因为他没有在蒙阴县坦埠镇找到收件地址中的“朱下村”,就按正常程序把信件退回给了发件人。
2016年春节前后,王德建又一次看到寻找公建厚的来信,寄信人是山东省菏泽市张和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景宪。与上次不同的是,信封上多了一句话:“该烈士(29岁)于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战役。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同一封信发来两次,王德建觉得很奇怪,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退回。王德建从地名、人名的同音字找起,利用工作之余走村串户,用了整整3天时间,终于核实了烈士的准确信息——信件里的“朱下村”实际应为“诸夏村”,“公建厚”应为“龚建厚”,并将这封信送到了烈士亲人手中。
信达天下,助力烈士“寻”家
随后的7年工作中,王德建先后为24名烈士“找”到了遗属,将英雄的信息带回故里。但说起寻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王德建的话说就是“大海捞针”。因为很多村落经过行政区划沿革后,归属的县城有了变更,有的地区名字发生变化,还有的同音不同字……比如烈士王兆会,登记籍贯是山东省沂南县垛庄区桑园村,如今归属蒙阴县管辖,若是信件寄往沂南县,很容易被退回,因为邮递员在沂南县找不到这个村子。后来,王德建只要没事做,就开始查询各乡镇行政区划沿革,记下厚厚一沓笔记。“不懂地方史,就开始读历史书籍,经验是慢慢一点点磨出来的。”7年过去,王德建的书架上,关于历史与战争的书籍不少都被翻烂了。
有些时候,明明线索很通畅,但到最后的结果是,即使找到了烈士的家,家里却已没了家人;或是找到了烈士登记的村庄,村子里却没有这个人。“这时候还挺打击积极性的,但没想过放弃,就想再试一下,总会有希望。”这些年,揣着烈士名单走在邮递路上的王德建,逢人就问,他想通过村里老年人的记忆,找到烈士家人的蛛丝马迹。
2019年,73岁的公丕平听闻王德建为烈士寻亲的故事后,出现在了王德建工作的快递站门口,希望他能为自己找到解放战争时在湖南相家桥牺牲的父亲公茂英。
公茂英17岁当兵,27岁牺牲在战场上,找到父亲的牺牲地是公丕平最大的心愿。得知这位七旬老人的愿望,王德建觉得责任重大。
他联系到湖南的烈士寻亲组织,最后将“相家桥”确定为“杨家桥”。可湖南有好几个杨家桥,到底是哪个,他又犯了难。王德建又翻起历史资料,最后在119师行军路线图上发现战役牺牲将士名单里有“公连长”三个字,才确定公茂英烈士是牺牲在湖南衡宝战役中,接下来找到了公茂英烈埋葬地。
王德建手里的烈士名单
在王德建的影响下,蒙阴县邮政公司广大投递员和部分职工也深受感召,加入了帮烈士“寻”家的工作行列。另外,四川、湖南等地先后成立了为烈士“寻”家的工作队伍,组建了多个寻亲群开始了为英烈寻亲。
情传万家,铸就“爱心邮路”
除了帮英烈寻亲,王德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认真履行一名邮递员的工作职责。10年来,王德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刮风下雨、酷暑烈日,还是漫天飞雪、道路泥泞,他每天奔波于80公里的邮路上,100余家报刊投递户,将近80斤的报刊、邮件都能在第一时间送交到用户手中。
在从事的投递工作中他没有延误一个班期,没有丢失一份信件和报刊,没有发生过一次投诉事件,报刊妥投率100%。经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他变得热情开朗,学会了如何关心人,更懂得了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与用户沟通。慢慢的,他投递路线上的用户也成为了他的忠实客户,他的朋友,他的亲人。
“投递路上做好事,是投递员的本分。”王德建总是微笑着说。在完成日常投递工作的同时,他总是耐心了解老百姓需求,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便主动帮忙,比如邮政物流农资方面,对行动不便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他还时常帮助一些孤寡老人打扫庭院,义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老百姓的大件包裹,由于农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多老百姓不方便去邮局取包裹,他便主动将包裹送到农户家中,让老百姓更直接、更方便地感受到邮政的服务。2014年初秋的一天下午,王德建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一部苹果手机、一个身份证、一些现金和一张银行卡。他辗转多次终于在离乡镇20多里地的龙虎寨村找到了失主赵先生,当客户拿出2000元现金答谢他的时候,他微笑着拒绝了。
如今的王德建,每天继续奔走在邮路上,只是绿色邮袋里,多了一本《山东籍烈士名单》和记录寻亲细节的笔记本,他想为更多烈士找到亲人,让烈士们知道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国家依然铭记着他们。王德建表示,会不遗余力继续这场跨越生死的寻亲之旅,让更多烈士英魂早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闪电新闻记者 刘杰 报道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