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成栋 唐泽文 摄影 郝飞
有人说,襄阳是一座“因东风而生、乘东风发展”的城市——这里的“东风”,指的是东风汽车。数据显示,2022年,襄阳的汽车企业实现产值达到2400余亿元,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
(相关资料图)
但这次,我们探访的重点不一样。 “你们的点位选择有意思。”刚刚抵达襄阳,袁康就直夸四川日报全媒体工业“灯塔”十城行采访组“眼光毒”。
这位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综合研究科科长告诉我们:近年来,当地在“调整结构,育新动能”的思路指引下,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汽车产业“一家独大”的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去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占襄阳工业增加的比重降至三成。
新兴产业挑起襄阳工业大梁的密码是什么?在襄阳期间,记者在一个又一个智能工厂中找到了答案。
串联触网
工人从“脚不沾地”到“平心静气”,企业降低20%的运营成本
“如果你们是坐飞机来,就能体验我们生产的航空座椅了。”确认了记者从成都到襄阳的出行方式后,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宇嘉泰”)有关负责人略带遗憾。
我们来到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区追日路7号,两千多平米的航宇嘉泰制造二车间里,一件件航空座椅支板正在加速成型。此时,工人们正在生产线后方,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点击鼠标、简单的人工干预后,生产线完成了投料、检测、再加工等航空座椅支板生产所有工序。根据进度,眼下这批200件支板,最多用时一周即可完成。
“以前遇到订单多的时候,工人们忙得脚不沾地。”制造二车间负责人解释,忙,主要因为过去的生产流程全靠人工操作,流程相对割裂。例如,支板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完成后,需要将半成品送检,检验合格后又送回生产线进行下一个工序。因此,工人们要搬运着半成品在检测车间和制造车间不断折返,“难得喘口气。”这样的结果是,一批200件的支板要半个月才能完成。
航宇嘉泰车间内,工人正在检查刚下线的支板。 郝飞/摄
从“脚不沾地”到在电脑面前“平心静气”,一切来自于航宇嘉泰2018年开始的商用飞机座椅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推广智能柔性化生产技术,把检测设备搬到生产车间,并通过开发专门系统,推动生产环节智能调度、产品研发智能化。
最终,航宇嘉泰实现了航空座椅数十道工序的终端数字化操作。工人们通过电脑就可以实现产品到成品的一次性完成,生产效率足足提高了一倍。
但这些,只是航宇嘉泰尝到众多甜头中的一个。航宇嘉泰航空座椅工程部副部长余建改介绍,对比智能化改造之前,航宇嘉泰的整体运营成本降低了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了10%,产品研制周期同样大大缩短。
凭借着“快人一步”的生产效率和研发速度、“低人一手”的生产成本,航宇嘉泰保持了领先于同行的竞争力,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取得波音公司、空客公司座椅供应商资质的厂家,同时也是MA700、ARJ21、C919等国产飞机唯一旅客座椅供应商。今年2月17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以航宇嘉泰为主力的襄阳高新区航空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
“这条路,我们会继续走下去。”航宇嘉泰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企业将推进更多生产工序“联网”,让企业的成本“再降一点”、研发“再快一点”。
改造升级
全国最大的车用电池车间,正在变身“机器人工厂”
气温控制在25℃的生产车间里,每隔20秒钟,就有一块完整的铅酸蓄电池从生产线上输出。在这样繁忙的车间里,连零部件和半成品的转移,全部都由机械手臂完成。3月底,在襄阳高新区的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骆驼集团”)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改造一新的国内最大铅酸蓄电池生产线正在变身“机器人工厂”。
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骆驼集团供图
根据设计产能,这里每天能够生产6万多只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俗称“汽车电瓶”)。过去,在订单最多的时段,工人们往往轮流加班。但眼下,厂区的排班表显示,在产能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工人们加班的时段已大大减少。
汽车起动用的铅酸蓄电池,是骆驼集团从乡镇汽车维修铺成长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主打产品。眼下,骆驼集团已成为全亚洲最大的汽车电池制造企业,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约49%,产品出口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骆驼集团供图
“可以说,骆驼集团已经从过去的二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供应商,成长为汽车电池行业龙头。”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晓辉说,骆驼集团不仅助力襄阳在全国汽车关键零部件中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并且成为襄阳重点打造的新材料产业的“领头羊”。
既然风头正劲,骆驼集团为何要变身机器人工厂?
“做制造业这行,是没办法‘躺平’的。”骆驼集团铅酸蓄电池板块负责人刘俊说,铅酸蓄电池并非新兴产业。但借助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欧美不少国家陆续实现了“老生产线复活”。这也给骆驼集团敲响了警钟:产业形态正在改变,竞争对手正在变强。
那么,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是如何变成“机器人工厂”的呢?
“把自动化设备用好用足。”指着眼前的生产线,刘俊一一介绍:自动调温设备、自动投料机、自动真空搅拌机、自动装配线、自动烘烤箱、高精度机械手、自动分选系统、自动检测设备……
据了解,启动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以来,公司的产品良品率明显提高、产品人工成本大幅缩减。
相关阅读:
工业灯塔十城行·襄阳丨城市方法论:政府“风投”的生产线失败后,重生从破产开始
工业灯塔十城行·襄阳丨老工业城市的“加法”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